爱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章

青年人穷途末路伊拉克出大事了

2019-12-13 16:05:14  阅读:7949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287-伊拉克出事了

作者:那日苏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伊拉克就爆发了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大规模暴力抗议示威活动。据报道,迄今以有包括警察在内的将近两万人受伤,五百人死亡。目前抗议示威还在持续。

和法国的“黄背心”一样,伊拉克的抗议示威也是民众在网络上相互联系,自发地走上街头,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也没有一个代表他们的发言人。

不同的是,相比于法国人只是被生活琐事击溃,伊拉克上街的大部分人,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持续升级的抗议

现在的伊拉克有58%的人口是24岁以下的青年人,然而其中大约有30%是失业者。这些人最初走上街头时的诉求很简单——要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2017年伊拉克及其主要邻国失业率比较

也就比叙利亚好一点了

今年9月25日,就有一群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在巴格达总理办公室举行示威,要求得到工作机会。这些年轻人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些人甚至有硕士、博士学位,但他们在国内却找不到一份正常的工作。有的人甚至表示,哪怕是清洁工也未尝不能接受。

巴格达这市容确实需要整理下,不过优先度还不够

何况政府也未必雇得起那么多清洁工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Focus and Blur)

然而这场示威还是遭到了安全部队的镇压,示威者被逮捕,在镇压过程中很多人被殴打至休克。

政府对知识分子和妇女的暴力镇压引发了普通民众的愤怒,尤其是同样失业或者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对被镇压的示威者感同身受。

文人找工作难啊,可能还不如加入民兵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Eng. Bilal Izaddin)

当然伊拉克政府也并非绝对没想过办法。和很多后发现代国家在教育超前发展时采取的策略一样,因为没有产业基础而无法提供足量高端岗位的伊拉克,采用了扩编公务员的方式解决年轻人就业。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伊拉克近年来创造的5个就业岗位中,有4个在公共部门。

人生如此艰难,至于选谁上台

当然是选能给我工作的那个人

但承诺是一回事儿,实际又是另一回事儿

(2015年大选期间,伊拉克-基尔库克街头)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serkan senturk)

但公共部门创造岗位的能力毕竟有限,而且公务员队伍的快速扩张,必然伴随着高税率和腐败,而这对民间经济又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加上政治的动荡和IS的影响,伊拉克民营部门能提供的高端就业岗位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量年轻人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相比美军闪电摧毁萨达姆政权并长期驻军

2014–2017的长期战争具有同样的破坏性

不过这一国内战争很大原因也在于萨达姆政权被摧毁

而伊拉克总理迈赫迪宣布革职什叶派军官萨阿迪,则成为了引爆群众情绪的导火索。

萨阿迪是伊拉克反恐部队副司令,被认为是对抗ISIS的英雄。迈赫迪这一举动,有些人认为是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力,以防止伊朗的渗透。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是萨阿迪不愿意和亲伊朗势力同流合污而遭到的报复。而不管是伊朗还是美国,都是伊拉克年轻人敌视的对象。

大家都是棋手,而伊拉克是棋盘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kirill_makarov)

10月1日,以年轻人为主力的伊拉克人通过社会化媒体和口耳相传,自发的走上街头,抗议自美国为首的联军推翻萨达姆·侯赛因以来,伊拉克长达十六年的腐败、高失业率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缺失。

而且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从十月开始断断续续持续到现在

(十一月初的示威游行)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Eng. Bilal Izaddin)

伊拉克国家安全部队对此的回应是,使用催泪瓦斯、橡皮子弹。在发现这些措施阻止不了这些人的时候,3号他们使用了实弹,并用巡逻车撞向示威人群,造成大批示威者伤亡。

结果恐怕是人越打越多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Eng. Bilal Izaddin)

然而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本就一无所有,怀有亡命徒的心态,再加上伊拉克战后武器泛滥,导致双方相互攻击和报复规模逐步扩大,伤亡数字也在逐渐上升。到10月7号,就已经造成105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可见其暴力和混乱的程度。

迫于压力,伊拉克国民议会于12月1日在特别会议上投票批准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辞职。同时,此次抗议活动也已成为自萨达姆倒台以来伊拉克规模最大的抗议事件。

真人山人海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Eng. Bilal Izaddin)

除了有活干,还要有水喝

伊拉克抗议者们提出的另一个口号,则是“有水喝”。

这是一个不能再低的要求,在伊拉克却可能是一种奢侈。

从私人净水厂买水实在不是个长久的事

何况还没钱没工作

(图片来源于:hrw.org)

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临时政府上台以来,伊拉克国内就进入了战后恢复时期。战争期间美军摧毁了伊拉克境内绝大部分基础设施,这对于自然环境本就糟糕的伊拉克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曾经的石油富国

(战后的伊拉克街道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Joey Buccino )

时至今日,伊拉克的基础设施还是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电力、供水等服务依旧尚未完全供应上。

生活水平的低下导致了民众对新政府的失望。而美国引入的民主选举制度,在国家认同感本就比较薄弱的伊拉克又引入了煽动群众、塑造对立等政治玩法,加剧了这个一直以来受民族、宗教等复杂问题困扰的国家的矛盾与分裂。

奢侈的民主,这里未必用得起

(伊拉克选举海报,图片来源于:Wikipedia@Levi Clancy )

2011年,因不满高失业率和水电短缺等问题,伊拉克民众在南部瓦希特省首府库特进行抗议;2015年,数百名伊拉克人在南部城市纳西里举行游行示威活动,抗议政府无能,国内服务机能不断退化。

诸如此类的游行抗议不胜枚举。几年前的抗议政府活动还保持着和平的氛围,经历了战火的伊拉克人并不想再次陷入到暴力冲突当中。

然而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伊拉克人并没有机会吸取这个教训。(伊拉克战争是2003年,到现在已经16年了)

比起失业来说,更严重的问题是水污染。

未经处理的污水流经巴士拉市中心的一条街道

接下来会流入阿拉伯河

(图片来源于:hrw.org)

2018年9月巴士拉省发生严重的饮用水污染事件,造成1.7万人染病,数千人送医。在今年大规模抗议事件发生的前一段时间,又出现了幼发拉底河下游水污染,数千人送医的事件。

位于幼发拉底河下游(阿拉伯河)沿岸的巴士拉

(图片来源于:google map)

美国在倒萨达姆战争中对水处理设施的破坏,恐怕要对此负主要的责任。

1990年伊拉克和邻国科威特爆发战争,美国迅速行动,派出飞机对伊拉克进行轰炸。轰炸目标除了军事设施,还有石油开采设施以及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场等水务设施,试图以此削弱伊拉克军的战斗意志。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演示了一遍现代高科技战争的打法

如何迅速瘫痪一个中东军事强国...

全世界都看呆了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Jeff Dahl)

而在后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小布什政府也继承了其父的对伊军事政策,针对伊拉克供水供电等设施进行破坏,以加剧其国内的矛盾,迅速瓦解伊拉克的反抗。

由于饮用水设施损坏,曾经滋养了新月沃地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变得无法使用,伊拉克国内还爆发了霍乱。

由于水源基本靠两条河,而基础设施又很紧缺

水厂往往就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

不仅如此,美国军方还承认在海湾战争中使用了贫铀弹。贫铀弹爆炸后产生的细微颗粒将会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受污染地区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增加,还会引起造血障碍、生育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也是一种特殊的污染源。

伊拉克巴士拉地区每千人先天畸形人数历年变化

2000年时的数据已经是前边很多年之和了

(数据来自@Wikipedia)

那些没有经历过萨达姆时代的年轻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历史书上的伊拉克人曾经那么富有,如今自己却活得如此卑微。

后萨达姆时代的悲歌

在伊拉克3800万人口中,阿拉伯人约占78%,库尔德人约占15%,基本聚居在伊拉克北部地区,其余为土库曼族、亚美尼亚族(信仰基督教)等。从宗教来看,什叶派人口约占60%,剩余是占少数的逊尼派,但两者相差并不大。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伊拉克都没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群体。

内部难以决出高下,外部压力就显得比较关键了。

什叶派在东,脱不开伊朗人的影响

库尔德在北,脱不开土耳其、伊朗库区的影响

逊尼派在西,脱不开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影响

要平衡好三方,难

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一直在积极向伊拉克渗透,支持伊拉克什叶派势力,以实现其“什叶派之弧”的战略,突破西方的封锁,提升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掌握波斯湾石油命脉。

位于波斯湾巴士拉的伊拉克石油平台

但真正控制这里的是美军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Nathan Schaeffer)

而当时执掌伊拉克大权的是逊尼派领导人萨达姆。由于民意基本盘较小,萨达姆在伊拉克长期采取两手抓的方式以巩固政权。一方面他塑造国家认同,弱化群体认同;另一方面则是对受伊朗扶持的什叶派进行镇压。这才维持了伊拉克和伊朗之间脆弱的地缘平衡。

1970年,萨达姆签署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协定

如今萨达姆倒台身死

伊拉克国内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三方并立

仿佛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

两伊战争是双方试图打破平衡,重塑己方优势的尝试。但战争漫长而惨烈,且结果难分胜负,战后虽然双方都宣称是自己取得了胜利,两国对地区的实际控制力却没有太多变化,国力却大为受损。

持续八年的战争,死了太多太多人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DAVID HOLT from London, England)

从这个方面来说,美国帮了伊朗一个天大的忙。

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导致伊拉克逊尼派政治影响力锐减。引入议会制度和民主选举也为什叶派控制政权提供了绝佳机会,毕竟任何天下为公的说辞都敌不过切身利益。对混乱国家的民选政府来说,获取民众选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族群政治牌。库尔德人投给库尔德人,什叶派投给什叶派,这是政客们最正常的号召方式。

在逊尼派城市胡赛巴的人们排队投票

支持的当然是逊尼派啦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

于是,在两伊战争中打个五五开的伊朗伊拉克两强似乎分出了高下:伊朗仍然是一个统一而强硬的国家,伊拉克却变成了一盘散沙。

美国方面对此做出的反制措施是,依靠其媒体的力量,煽动伊拉克民间的反伊朗情绪,让部分伊拉克民众认为伊朗干涉伊拉克选举、内政外交和经济支柱产业,是造成伊拉克一切问题的根源。

伊朗也是很习惯美国的做法了

也仍然在制裁中硬顶住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

通过塑造外敌统一内部矛盾确实是常用的政治手法,但美国自以为高明的措施却在伊拉克遭遇了滑铁卢。

牵扯过多国外利益的内部政治博弈,让伊拉克民众对政府极度失望。在2018年议会选举中,民众投票率约为44%,与此前60%的投票率形成鲜明对比。这在一个国民大多数是年轻人的民主国家是巨大的挫折,同时意味着即使有人在选举场上合法执掌大权,也未必是真正得到了民意的支持。

比较一下部分党派的支持区域

和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分布高度相关

(后面两个KDP/PUK皆为库尔德党派)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2018 Iraqi parliamentary election)

更何况,2018年选举还发生了选票仓库大火的神秘事件,真相变成各说各话的罗生门,也给伊拉克政府的信誉造成了难以磨灭的恶劣影响。

伊拉克年轻人日益觉得,他们的悲惨境遇是这个腐败黑暗的傀儡政府造成的。而经历过萨达姆时代的上了年纪的伊拉克人,有些却开始怀念萨达姆。

他不是个好选择,但打倒他也未必会有好结果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US Army photo)

法新社在伊拉克的采访显示,大多数人怀念萨达姆时期对穷人的食物补贴和充足的水电供应。还有很多人表示,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并没有门户之见,没有人在乎你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但是现在,认识一个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原籍是哪里,因为这样做才能够推测一个人的民族与教派。

其实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也未必好到哪里去,不然就不会有如此多伊拉克人在他统治期间冒死发出反对声音。民众所谓怀念萨达姆,还是因为当下的境遇实在让他们太悲哀了。

伊拉克萨达姆掌权时期的绞刑

最后他本人也是受绞刑而死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

在国外势力盘根错节,国内基础设施薄弱的背景下,伊拉克的形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善。除非真有神迹降临人间,否则伊拉克人依然难以看到希望。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serkan senturk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