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12月21日,浙江大学教授冯钢在其个人认证微博账号发了一条帖文,粗心是说有学生想要参加他的门下,书面考试面试都过了,所以他们喝酒庆祝,“师门的规则是男人半斤50度以上的酒量”,这学生喝到被抬回宾馆。但最终学生仍是没经过校园审阅,冯教授由于此事感觉自己有愧于他,遂发慨叹:这样的男人肯定是中华民族稀缺之人才,他不论干什么,那股拼死喝酒的意向,就奠定了他终身的自豪。(汹涌新闻)
“入我师门,白酒半斤”“拼死喝酒,终身自豪”,如此论调很社会、很江湖,颇有一股放荡不羁的豪气。只不过,当之出自一位大学教授之口,就难免令人惊奇错愕了。酒文明与象牙塔的合流,天然便是风险的、可疑的。若是为人师者在其间火上加油,则更是简单对学生权益构成直接侵略。
研究生阶段的师生结构,本来便是奇妙和杂乱的。其介于开发与关闭之间,既有现代“导师—学生”联系的根柢,也有传统师徒形式的影子。因而,高校里才有了“师门”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其间的“导师”就扮演着大家长的人物,掌握着某种“分配和从属”的次序。在这一类的圈子文明和共处方法中,“酒”很简单被当作人际润滑剂,学生以“酒”来向导师表忠献投名状,而导师也惯于以“喝酒定亲疏”。
“一切都在酒里”!“博学多才”的酒桌文明,中心逻辑无非便是“自虐和互虐”罢了。很不幸,在高校场景下,某些导师将这套玩法强加于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不喝白酒半斤,不喝到昏迷不醒,便不算有胆魄,便不算自己人——这模糊有些病态的“潜规则”,实质便是导师显示威权、驯化弟子的典礼。名曰“迎新喝酒庆祝”,实则便是“击打”是“下马威”是“宣示权利”。有此嗜好、深谙此道的“导师”不在少数,仅仅多只做不说,如教授冯钢这样口无遮拦、无所顾忌者,究竟罕见。
学生喝到断片被抬回宾馆,导师赞其是“男人”“稀缺人才”,如此闹剧哪里是文明人该有的姿态,彻底便是一副贩子糙汉、无知市侩的嘴脸。高阶的人设、初级的心里。试问,还有多少“用酒精虐学生”的教授在假充文雅?须知,那些迫于压力、拼死喝酒的学生,不只一点不值得自豪,或许反倒还会深感耻辱。屈服于不合理要求,屈服于一种庸俗的师生联系,这多少会留下心思伤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