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章

送给想专转本的人读专科院校的你怎么办

2020-01-31 15:35:46  阅读:9089 来源:自媒体 作者:南工大阿金学长

原标题:送给想专转本的人,读专科院校的你,怎么办?

大学:读专科院校的你,怎么办?

又是面临一大波高考毕业生的来袭,填志愿就不得不抓紧提上日程,最近几天我接了很多亲戚的电话,有一大部分还是我亲妈的,原因无它,全是询问我学校的。

我读的大学不是名牌大学,甚至不是本科大学,就是一所专科院校。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就一所专科院校,还有那么多人来问? 那我只有接地气的告诉你,优异的学霸很多,但是毙掉的学渣更多。

我们往往都被周围那些值得炫耀的成绩而包围,忽略了自己身边的一些焦头烂额,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刻意隐瞒或遗忘。 最近逛一些知名软件的帖子,大多都是关于高考某状元的言论深思啊,清华写文章给某考生啊,又或者就是读大学怎么选学校之类的等等,无外乎就是那几个关键词:成绩好、励志、好学校、好文凭,这些一系列的文章让我看的“心力交瘁”,对比之下仿佛我读了一个假大学,而且还被许多人归纳与“垃圾大学”这一类。我竟无语凝噎!

我老娘两天前还问我,我们学校今年收分线最低是多少?她说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也是学习成绩不好,才考了200多分,她朋友说,学校再差,至少也得读上大学啊! 现在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就有一种:如果孩子不上大学,他这辈子都完了的感觉。这让人感觉十分无力。 这真的不知道是制度问题,还是观念问题了。

也不知道从何时,众人开始把“专科院校=垃圾大学”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观念理论向大众传播。 而不幸的发现,宣传“垃圾理论”的大多数人,恰恰是从专科院校毕业的人。

很多人错误的认知,导致我们现在社会对大学的偏见,对专科院校的鄙视,必须得说这真的很悲哀。 打个比方,我高考那年,省内坑爹的实行二三本合并政策,导致于我的本科分数线竟然没有被学校录取,然后只能等补录。

在补录的一个月内,七大姑八大姨的电话绵延不绝,都是询问我读大学的事,话内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 “读不上大学,你怎么办哟” “没有学校读,你这样的一个问题有点惨哦” “哎呀,你咋个还没被学校录取啊” ……

虽然已经反复强调补录时间还没到,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就算没有录取,我可以复读。但是他们仿佛都听不到似的,就坚持的认定,谁谁谁家的,高考完了,没读上大学。 因为他们,我们家明明没多少想法和压力的都硬生生被他们“关心”出来,那段时间我几乎听到电话铃声响,我就心生恐惧,直到几年过去,我的电话也还是只有振动或者静音两个状态。

后来,我们一家三口直接将手机关机,直到补录出来,才恢复。 问题又来了,我补录的学校是一所专科,虽然进了最好的师范专业,但是大多数人,听到是专科,又是一脸的五光十色,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勉强说道“还是可以,还是可以,至少读到大学了”。

去学校以后我才发现,我们这一届的政策有多坑,读师范专业的好多同学全是500多的二本分,天,这只是专科啊!更坑的是,下一届政策,省内二三本又分开了,当时知道真相的我,只想对某教育局说脏话。改来改去逗我们玩呢! 我老娘现在都还在说,当时我如果选择复读,肯定就能上二本了,我就只有“呵呵”了啊。

对于一个学习成绩本就一般的我,再怎么读,估计也就一个样吧。 一个专科院校是怎样的,真的就是上文所说大多数人理解中的“垃圾大学”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不是。 根据经验,专科大学也分公办和民办,公办的学费少,可能硬件设施(住宿,食堂之类的)比较弱,;民办的学费贵,硬件设施比较好,不过比较靠谱的还是选公办的要好一点,毕竟野鸡大学太多,万一你掉坑了呢。

我们学校就是省内的公办专科院校,我们省直属省内管辖的就两所,我们学校是其中之一,所以在一定的质量上还是有保障的。 读专科院校,如果你只是想混完一个大学的话,我对你没什么好建议。

如果你有更好的理想,那么我可以和你聊一聊! 进学校请选好专业,我们大学英语老师当时对我们这些大学小白就说“一流的学校二流的专业不如二流的学校一流的专业”。这句话不管在什么学校都实用啊。 我们学校专业很多,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分数线高低相差很大。比如我们师范专业的可能分数就接近本科,甚至超过本科(除了我们这一届比较坑以外),基本上我们专业都是学校分数线最高的。 但是有些专业,你听都没听过的,可能在补录的时候200多分都会收你。 名牌大学看文凭,专科大学看专业。可能就是这样的吧。 而且读专科院校比较有利的一点就是进学校转专业不像本科那么难。转专业的可能性和成功性很大,所以专业真的很重要!

我们学校有一个王牌是“汽车”,他们有一些人认真读出去,然后加油努力的,在工作几年后就收入上万了。这也是真的。 专科一般都是三年,两年的在校学习,一年的校外实习。如果你想专转本,就得考上本科学校以后再读两年。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选公办专科院校的原因,因为公办学校专转本的本科大学都还是不错的。如果你觉得专转本太难,可以自考本科,大自考和小自考自己选择就行,不过最好在学校就考完它。(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以私聊的) 刚刚说到实习了对不对,其实从实习上,就能够准确的看出学校对专业的不同重视!

比如我们读的师范专业,从见习到实习,学校全程关注,光开会就给我们开了十多次,大小证明和表格填写不知道多少。我们的实习地点也有很多地方。而据我所知的有些专业,他们的实习就两张表格填好盖章就行。 我在学校的一个学汽车的朋友给我说,他们寝室有一个辍学了。原因是不知道毕业以后干嘛,还不如早点出去混社会。

这个辍学的同学,从大一开始,天天在寝室打游戏,不参加任何活动,期末考试挂过N次,逃课也数不清。 而我的这个朋友也很现实的对我说,他打算考专转本,如果考不上,就出去当几年学徒,如果几年后感觉不怎么样,再去考公招。 我开玩笑问他,不是工资很高么,上万呢? 他说,学技术的都是越到后面越值钱,没什么上万好吹嘘的,只要前几年肯吃苦,后面就简单,但是现在对于吃苦的定义太大,他没有把握。 相比较之下,读师范专业的我,虽然可能比本科师范起点低一点,但是未来工作的可能性和选择性还是比较好的。

另外一个朋友,他进这个学校完全是乱填,然后填专业调配,运气好直接录取了。但是录取他的这个专业他自己都没有信心能找到工作,所以下半年他选择去当兵了。 还有一个朋友,她没有参加高考,是所谓的院校“单招”,她读的是学前教育。

这是什么专业?定义大概就是:幼儿园老师。 她的专业也很好,毕竟现在二胎开放,幼儿园很吃香。 我的朋友中,有读名牌大学的,有读普通本科院校的,也有很多像我一样进入专科大学的。 他们都有自己大学的生活和烦恼。就像专科的我们考虑转本,本科的他们考虑读研,名牌大学的考虑出国留学。

但总之都是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专科院校的人,因为起点低,所以可能更现实一点,但同时机会也会多一点。 大二的时候,我参加学校一个大一新生见面会。其中有一个学弟,看起来胖胖的,沉默寡言。 在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悄悄走到我身边,把我拉到一个角落里面,对我说:“学姐,其实我知道我读这个学校的时候,我挺想死的!” 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的同学全部读的是本科,我明明成绩也能上本科的,但是我高考发挥失常了,知道成绩后,填志愿也没认真,整整两个月没有出门,不敢和同学出去聚会,怕他们笑我,来学校,都是我爸我妈帮我收拾的行李,我压根不想来”。

后来,他一脸绝望的问我,学姐,是不是读专科这辈子就算完了。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很难过,甚至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有一种悲凉的意味。 但我记着我当时是笑着对他说的:“你觉得我看起来我有没有很可怜。” 他摇摇头。 “那你为什么认为自己很可怜?”

我还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对他说“来了就来了,我们的大学没你想象的那么糟。” 也许是因为我当时的发言和态度影响了他,所以他在最后一刻选择拉住我,询问我,或者只是单纯的想为自己寻求一个安慰。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个,我后来仔细的寻找发现,我身边这种人就有很多,网上的评论中也有很多,都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这让人很无奈,想法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改变自己,才能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啊。 我也马上就要出去实习了,我选择了一个和学校合作的机构,但是离家很远的地方实习,她们很多人说,这个实习工作工资很高,也有很多人说这个实习工作很辛苦。

但是我选择了,一方面出于工资,一方面出于锻炼。 中国的大学生80%以上,毕业后工作都没有选择和自己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而我以后的工作也不一定就是教师,我甚至只想去当一个出版编辑或者文案编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现在的所体验的生活啊。

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我最喜欢的三句话:

①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②大学将赋予你足够的时间和实践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将重新树立你的价值百科观、人生观、世界观。

③面对不公平的东西,开始明白抱怨无用,努力奋斗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公平才是真的。 我可以告诉你,在大学我懂得了很多,不管是与人交往,还是自我省思,大学也颠覆了我以前的很多想法,也重新塑造了我的三观。 不管是本科大学也好,还是专科大学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心态和努力。 再好的大学也有虫,再差的大学也有龙。这是我自己坚信的真理。 最后,再说一个鼓励的例子吧。 我的一个学姐,在我进学校的时候,专转本成功,现在两年过去了,她不久前告诉我,她成功的保研了。 所以说,同学们,读专科并不代表人生的完蛋,充其量只能代表我们比其他人的起点低一点。只要你足够努力和坚持,从下往上爬的过程虽然很累,但是风景别有一番风味。 再不济,你就当是高中没有努力学习的债,放到大学来拼命努力的还吧。

图文素材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更多江苏专转本最新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苏省专转本考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