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周六我会带着两个孩子到山上姥姥姥爷家,住到星期天下午。一方面,多去陪伴老人家。另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接受自然教育。
刚开始时,大宝说有点不习惯,不喜欢山上的厕所,不习惯热乎乎的炕,甚至不习惯山上的饮食。我猜想:更不习惯的是山上没有网络,没有点播电视的生活吧。
上个周末的时候,在山上还遭遇了一次停电。姥爷找出许久未用的蜡烛,一家人在烛光中做饭聊天,一直到晚上7:30,电才恢复正常。这也成了大宝嘴中的一件“倒霉事儿”。
甚至于,大宝后来还提出来自己待在城中的家,不跟我们大家一起上山了。
这也许就是现在很多城市里孩子的状态,离开了网络,离开了电,就觉得生活无法正常继续。
可是,我依然坚持要带两个孩子每周上山。而这个周,山上的樱桃花、杏花、李子花都开放了,我们这两天都到山中溜达一圈,赏花看景。这周,大宝到山上自己挖了野菜(结果挖错了品种),帮姥姥包了饺子(虽然难吃又难看)。似乎,她越来越能够适应山上的生活了。
我想:坚持每周上山半年,孩子们不仅会完全适应山中的生活,也会品出山居生活的美好,爱上有大自然环绕的日子。
什么是自然教育?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大自然接触。一《林间最后的小孩》
自然教育,也叫自然体验,指的是让孩子切身投入到大自然中,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去领会自然的美好,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是解决如何按照天性培养体验者,如何培养体验者释放潜在能量,培养如何自立、自强 、自信、自立等综合素质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均衡发展的完整方案。是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所有个性化问题,培养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培养生活强者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方式发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丹麦,在日本、欧美等国家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备受推崇。
在周轶君导演的《他乡的童年》中,芬兰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到森林中玩耍并上课。老师让学生们寻找气味,并通过你自己的嗅觉和想象为这些植物起名字,在这种大自然的课堂上,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鼓励孩子们观察和想象。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自然教育的一种方式。
而我坚持要带孩子上山,也是因为我想在家庭教育中融入自然教育的理念。
自然教育为何会兴起?
自然教育的诞生起源于现在的孩子户外活动越来越少,缺乏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这一状况。
美国著名作家Richard Louv在他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使用到了“自然缺失症”这个词,恰当地总结了现在孩子们的状况。而我觉得咱中国有一句话,也可以对应这个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是的,现在很多孩子连麦子和水稻都分不清楚,不清楚自己每天吃的粮食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不认识杏花和桃花之间的区别,不清楚鸡、鸭、鹅到底长什么样,他们关于自然的好多知识都是从图片上看到的。
以前,小孩子还砍柴、挑水、放羊,帮父母减轻家中的负担。现在的孩子们,想要做一点运动,就只能打打球、跑跑步,爬山一会儿都气喘吁吁。
孩子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但却极少接触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但这种状况,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肯定是一种缺失与遗憾。在我看来,这不仅会影响孩子个人的成长,也会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的发展。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国家也在教育导向上有变化,比如,今年我们国家就强调了加强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
是时候让孩子离开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回到大自然这个最好的“老师”身边了。
聊聊我对自然教育的感悟
1、自然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户外玩耍,家长需要有意识且适度地引导
现在已经有不少家长注重带孩子去体验生活,比如旅游、采摘、户外活动、野营和农事体验等等。但是这种单纯的户外玩耍,因为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时间过短和过于散漫,往往达不到“教育”二字的效果。
有家长可能会提出来,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玩就是玩,不要总是把玩跟教育联系起来。这里我必须澄清一下,并不是让家长在陪伴孩子感受大自然的时候,总是想着今天出来玩了,回去要让孩子写一篇好文章,或者非让孩子明白某一个原理,学到一个知识点。而是说,家长在带孩子感受大自然时,应该树立一个大的目标,并在过程中适当地引导。
想想当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蚂蚁就是蚂蚁,头脑是不是真的转了起来,心灵是不是真的受到了触动?
有些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会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有些孩子似乎只是单纯地看着,头脑并没有转起来。每一个孩子的特点都不一样,但是作为家长,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就像在《他乡的童年》中,芬兰的老师也并不只是让孩子在森林中玩耍,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
再比如说我家大宝,用我们这儿的说法是“憨”,她对很多事物的感受比较迟钝。
以前,我们也经常带她出去旅游,但常常是旅游回来之后,很快她就忘记了到底去过哪?都经历了什么事儿。旅游成了走马观花的事情。
而现在,我们调整了方法。玩耍并不是简单的玩耍,而是要真正地融入,我们会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多次感受某一个方面的东西。
比如这段时期,我们的主题是两个,花和羊。每一个周我们都会去赏花,从花骨朵一直到花谢,从只有一种花到几种花争相开放。今天,大宝就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问题,为什么春暖花开了,但是树却还是枯的呢?
我们去看羊,给羊喂草喂水,给羊挤奶,看羊晒太阳,观察被别的羊排挤的小羊。大宝渐渐领悟出:羊的世界跟人有点像。没有妈妈的小羊会被欺负。有些大羊不会因为对方是小羊,就不攻击。
自然教育,应是帮助孩子从自然观察中获取灵感,是在和自然平等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过程。
2.自然教育不能仅仅依托于自然教育机构
随着对自然教育的重视,我国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自然教育机构。据2016年的一项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80余家自然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城市和地区。有不少原来传统的拓展基地、农业基地,也迅速地转型成为自然教育机构。
但必须得说,这种自然教育机构的数量依然偏少,而且行业也不规范、不成熟。
对于很多普通的家庭来讲,也不可能经常性地去自然教育机构给孩子教育,毕竟还是涉及到一些费用的。
所以,豆妈觉得仅仅依托于自然教育机构不行,家长还是要学会从身边的免费资源入手。比如,现在很多城市的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不妨都带着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而家里有农村亲戚的,也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帮帮忙,干点农活。甚至于,就是找个有树有花有草的地方呆上半天,也是好的。
3.自然教育须持之以恒
学校里每年都会组织春游和秋游,大多数时候也是到户外活动,或看动物,或探险拓展,或耕作,或手工……
但这种少之又少的机会,到底能起到多大的教育作用,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就像孩子的教育不能够仅靠老师,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家长。对孩子的自然教育也不能够靠那几次春游、秋游和旅游,而要在平时持续的、不断地接触大自然,形成长期有效的刺激,让大自然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这也是我坚持每个周都要带孩子到山上去的原因。而到现在,我都不敢说大宝真正融入到了大自然中,但我想坚持半年以上,应该会看到一点效果。
4.自然教育也该遵循自然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获得智慧;重要的不是自我实现,而是免于恐惧,获得平静;重要的不是忙碌一生,而是获得丰富的人生。
在自然教育当中,我们时常会被孩子问到一些残忍的问题。为什么猫会吃掉小鸟?为何需要将小羊送给别人?为什么人类要吃动物?
虽然,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要追求善良和慈悲。但是在自然教育当中,“真实”也是重要的一环。
就像大宝看到一只小羊的腿瘸了,只能单独得拴在羊圈外面,她问我原因时,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带她去喂羊。当她看到一群羊为了吃东西拱来拱去,那些小羊挤不进去只能在外围看着,还有的大羊将别的小羊用角挑起拱到一边儿时,我才告诉她:“那一只小羊没有妈妈,吃东西时,被别的大羊拱飞了,伤到了腿。”
大宝幽幽地说:“那只小羊真可怜,原来大羊也不都是保护小羊的。”
我想这真实的世界可能对大宝的成长更加有帮助吧。
豆妈逗娃寄语: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想给予孩子所有美好的东西。我努力学习,不断思考,积极实践后发现:让孩子回归大自然,让孩子自然地成长,也许才是我们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东西。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多平台签约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