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章

打了疫苗的胳膊一直疼怎么办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2021-05-05 11:42:26  阅读:96579
打了疫苗的胳膊一直疼怎么办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一、打了疫苗的胳膊一直疼怎么办

  打了疫苗的胳膊一直疼由于疫苗的成分,刺激神经肌肉及吸收不好引起的疼痛,这是正常反应。接种疫苗副反应比较多,常见的发热,肌肉酸痛,硬节等等,不需要处理,慢慢好的。下面具体介绍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打疫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预防针,疫苗是由病原体和其代谢产物研制而成的。病原体经过人工繁殖之后,丧失了致病的能力,但是保留了免疫原性,所以可以保护宝宝少受疾病的侵害。但是,疫苗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家长要知道,疫苗接种不成功的几率还是在,因此疾病的预防措施不可避免。

  在打疫苗之前,家长要准确的跟医生描述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一些不能够接种疫苗的情况,医生也能够及时发现,避免由于接种疫苗给宝宝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打疫苗之后,家长要让宝宝进行适当的休息,而且不能够洗澡,有利于抗体形成,并且能够避免感染。

  打疫苗之后,家长要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还有就是很多家长对打疫苗的次数非常的疑惑,不知道哪些该打哪些不该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宝宝打疫苗有严格的计划免疫程序,家长要依照这个进行,并且不能够随意更改,这样效果最好。

二、究竟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不同疫苗的生产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个月才能生产出一个批次。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且成本很高。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据估计,免疫接种每年能避免200万至3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全球获得推荐疫苗的儿童所占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稳定。

三、疫苗的种类都有哪些

  疫苗一般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

  根据传统和习惯又可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抗毒素、亚单位疫苗(含多肽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这一类的病毒疫苗多具有超过90%的效力,其保护作用通常延续多年。它的突出优势是病原体在宿主复制产生一个抗原刺激,抗原数量、性质和位置均与天然感染相似,所以免疫原性一般很强,甚至不需要加强免疫。这种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在免疫力差的部分个体可引发感染;突变可能恢复毒力。后者随着病原毒力的分子基础的认识可更合理地进行减毒,可能使其减毒更为确实并不能恢复毒力。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

  与减毒活疫苗相比灭活疫苗采用的是非复制性抗原(死疫苗),因此,其安全性好,但免疫原性也变弱,往往必须加强免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病原体经灭活后均可以成为高效疫苗:其中一些疫苗是高效的,如索尔克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或甲肝疫苗;其它则是一些低效、短持续期的疫苗,如灭活后可注射的霍乱疫苗,几乎已被放弃;还有一些部分灭活疫苗的效力低,需要提高其保护率和免疫的持续期,如传统的灭活流感和伤寒疫苗。这些低效疫苗大多数将被新型疫苗代替。

  类毒素疫苗

  当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强力外毒素或肠毒素引起时,类毒素疫苗具有很大的意义,如破伤风和白喉的疫苗。一般来说,肠毒素的类毒素很少成功。然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热稳定性肠毒素(LT)经遗传改造的去毒变构体,有希望成为有效的旅行者腹泻疫苗。霍乱毒素(CT)对应的突变可能成为更为重要的疫苗。这两种毒素的变异体甚至可以诱导很好的粘膜免疫,也是有希望的粘膜免疫佐剂。

  当前使用的类毒素疫苗多是采用传统技术制造。这些疫苗如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含有很多不纯成分,而且将毒素变为类毒素的甲醛处理过程也导致与来自培养基的牛源多肽交联,从而最后产生不必要的抗原。因此,研究一个突变、非毒性纯分子作为一种新疫苗可以提高这些疫苗的质量和效力,如将白喉毒素52位谷氨酸替换成甘氨酸,可导致毒性丢失,且可与白喉毒素交叉反应。

  亚单位疫苗与多肽疫苗

  DNA重组技术使得获取大量纯抗原分子成为可能。这与以病原体为原料制备的疫苗相比在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得质量更易控制,价格也更高。从效果来看,有些亚单位疫苗,如非细胞百日咳、HBsAg等,在低剂量就具有高免疫原性;而另外一些疫苗的免疫力则较低,要求比铝盐更强的佐剂。

  肽疫苗通常由化学合成技术制造。其优点是成分更加简单,质量更易控制。但随着免疫原分子量和结构复杂性的降低,免疫原性也显著降低。因此,这些疫苗一般需要特殊的结构设计、特殊的递送系统或佐剂。

  载体疫苗

  载体疫苗将抗原基因通过无害的微生物这种载体进入体内诱导免疫应答。它的特点是组合了减毒活疫苗强有力的免疫原性和亚单位疫苗的准确度两个优势。这种活载体疫苗的一个显著好处是可以有效在体内诱导细胞免疫,这在目前诱导细胞免疫方法还不够好、细胞免疫在一些疾病又特别重要的背景下显得很有前景。在试验中使用的重要载体有牛痘病毒的变体、脊髓灰质炎病毒、禽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沙门菌、志贺菌等。也可以同时构建一个或多个细胞因子基因,这样可增强免疫反应或者改变免疫反应方向。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也称之为DNA疫苗或裸DNA疫苗。它与活疫苗的关键不同之处是编码抗原的DNA不会在人或动物体内复制。核酸疫苗应包含一个能在哺乳细胞高效表达的强启动子元件例如人巨细胞病毒的中早期启动子;同时也需含有一个合适的mRNA转录终止序列。肌内注射后,DNA进入胞浆,然后到达肌细胞核,但并不整合到基因组。作为基因枪方法的靶细胞,肌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均没有高速的分裂增殖现象,他们与质粒也没有高度的同源,故同源重组可能性较小。

  与其它类疫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潜在而巨大的优越性:①DNA疫苗是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②可以克服蛋白亚基疫苗易发生错误折叠和糖基化不完全的问题;③稳定性好,大量的变异可能性很小,易于质量监控;④生产成本较低。⑤理论上可以通过多种质粒的混合物或者构建复杂的质粒来实现多价疫苗。⑥理论上抗原合成稳定性好将减少加强注射剂量,非常少量(有时是毫微克级)的DNA就可以很好的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

  理论上核酸疫苗也存在潜在的问题或者副作用。首先,虽然与宿主DNA同源重组的可能性很小,但随机插入还是有可能的。虽然还没有这个问题的定量数据,但是否诱导癌变仍然是一个关注的问题。其次,在不同抗原或不同物种DNA疫苗效价的不同。应正确评价人用疫苗在模型动物的效应。其三,机体免疫调节和效应机制有可能导致对抗原表达细胞的破坏,导致胞内抗原的释放,激活自身免疫。其四,持续长时间的小剂量抗原的刺激可能导致免疫耐受,从而导致受者对抗原的无反应性。但至今为止的实践中,尚未发现这些潜在的副作用。

  可食用的疫苗

  此类疫苗的载体是采用可食用的植物如马铃薯、香蕉、番茄的细胞,通过食用其果实或其它成分而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植物细胞作为天然生物胶囊可将抗原有效递送到粘膜下淋巴系统。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有效启动粘膜免疫的形式。因此,对于粘膜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疫苗的接种时间表

  宝宝从出生后至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种的种类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具体疫苗接种时间为:

  1、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岁:卡介苗—加强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2、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原标题:打了疫苗的胳膊一直疼怎么办疫苗的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