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麻痹性肠梗阻,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疾病。只有知道了发病原因才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有对应的预防措施。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麻痹性肠梗阻,看看麻痹性肠梗阻的防治措施都有哪些吧。
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是因各种原因影响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患者腹胀显著,无阵发性绞痛等,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罕有引起肠穿孔者。
麻痹性肠梗阻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一定要了解发病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
病因
1.腹部手术中的机械性刺激
病人在手术时,因肠管及其系膜受牵拉刺激后蠕动功能暂时丧失,或肠壁有不协调的蠕动存在。
2.腹腔内的炎症刺激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膜炎尤其是弥漫性腹膜炎,常发生肠麻痹乃至腹膨胀。
3.神经反射性刺激
各种绞窄痛,如肾绞痛、胆绞痛、网膜扭转发生的绞痛、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精索绞窄后,均可发生反射性肠麻痹。
4.胸腹部或脊柱中枢神经的损伤
胸腹部或脊柱中枢神经的损伤均可导致肠腔积气、积液和腹胀。
5.腹膜后的病变
如感染出血肿瘤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麻痹。
6.肠系膜病变
如肠系膜血管阻塞、肿瘤、扭转等均可因神经冲动传导到肠壁受阻而出现肠麻痹。
7.其他
如长期的乙醚麻醉、过度伸展的石膏背心固定,以及腹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脑膜炎或各种败血症等偶尔也可引起反射性肠麻痹。
麻痹性肠梗阻的突出表现是明显的腹胀。腹胀的范围往往是全腹,且常伴有呕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麻痹性肠梗阻有哪些症状。
1.腹痛
为阵发性绞痛。空肠或上段回肠梗阻,每3~5分钟发作1次,回肠末端或大肠梗阻,每6~9分钟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疼痛缓解,绞痛期间伴有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呈高调。有时可闻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如果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考虑已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了。
2.呕吐
梗阻以后,肠管的逆蠕动使病人发生呕吐。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肠内容物。高位小肠梗阻绞痛不重,但呕吐频繁。中段或远端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低位小肠梗阻呕吐物有时呈“粪便样”,这是由于肠内容物的滞留、细菌的过度生长,分解肠内容物所致。
谷草转氨酶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谷草转氨酶还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谷草转氨酶偏低是怎么回事吗,谷草转氨酶同工酶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也被称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个重要的。它是医学临床上的肝功能指标,用于判断肝脏是否受损。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的人,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13~35u/L组(每升)。
谷草转氨酶又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文缩写AST或GOT。谷草转氨酶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谷草转氨酶(AST或者GOT)又名天冬氨酸转氨酶。它是医学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谷草转氨酶分类
肝内的谷草转氨酶有2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mAST)和胞浆内(sAST)。在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sAST释放入血;而当病变严重时,mAST也会相继释放入血。故血清AST活性随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增高。
在肝炎和肝病HBV感染、ASTALT随振幅较小,或虽然很大,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主要是先科、ALT和AST的临床意义相同;增加超过ALT,虽然幅度不会太大,持续时间长,可能主要是肥大,提示病变的慢性、进行性。
机理
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其中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血清中含量极少。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当肝脏发生严重坏死或破坏时,才能引起谷草转氨酶在血清中浓度偏高。
谷草转氨酶偏高,肝炎患者转氨酶数值老是居高不下,反映肝细胞炎症始终未停止,肝细胞肿胀、坏死等病变持续存在。测定血清中此酶含量可用以协助诊断疾病和观察愈后。
正常值
谷草转氨酶正常值是4-40U/L(单位每升)。
由于医院使用的差异性,上述正常值仅供参考。
检测方法
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也就是说,在检查谷草转氨酶前12小时,应保持空腹,不能进食,否则会引起检查结果出现偏差。
临床症状
临床上,如果乙肝病程过长、慢性化程度高、肝细胞实质损害重、预后较差者,通常表现为谷草转氨酶偏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小于1.0。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患者也会表现谷草转氨酶偏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均在1.0以下。谷草转氨酶高的临床症状,也是肝炎的常见症状,一般有低烧、厌油、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肝脏肿痛等。
总之,如果发现自己谷草转氨酶高了,不要过于紧张,不要担心自己患了严重的肝脏疾病,但是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好好休息,及时接受正规复查和治疗。
肝功能指标
谷草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高了说明肝脏在损坏。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变,肝脓肿、肝结核、肝癌、脂肪肝、酒精肝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但是也不一定是肝脏引起的,有些药物和疾病也会引起转氨酶高。如心肌梗塞、胸膜炎、肾炎均可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
3.腹胀
多发生在晚期,高位小肠梗阻不如低位者明显,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发生反流,梗阻常为闭襻性,故腹胀明显。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呈不对称性膨胀,可以摸到膨大的肠襻。
4.排气停止与排便异常
麻痹肠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门排便与排气。但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与肠套叠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结肠肿瘤、憩室或胆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治疗
一、手术疗法
麻痹性肠梗阻病人一般进行非手术治疗大多都可获得痊愈。但在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疗法失败,或不能排除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情况下,偶尔可以考虑行肠减压造瘘术。
二、非手术疗法
1、药物治疗
应用各种副交感神经兴奋剂,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垂体素等,对预防和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有一定疗效。乙酰胆碱为副交感神经的递质,能有效地刺激蠕动。有人应用交感神经抑制剂氯丙嗪等,有效率达90%。常用剂量氯丙嗪0.5mg/kg,肌内注射。一般用药后20~30min即可闻及肠鸣音,40~60min后即排气。如在用药后30~60min再行灌肠,可提高疗效。有人在手术后以0.2%普鲁卡因溶液500ml/d静滴,滴速为50滴/min,直至肛门排气后停用,其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为18.2h,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34.8h。
此外,可应用中药以促进肠蠕动。其作用机理不甚清楚,只是在临床上通过大量验证后,证明中草药的确可以刺激肠道使其恢复蠕动。
2、胃肠减压
在使用中、西药刺激肠蠕动疗效不显着,或未能阻止肠麻痹的发生和发展,如病人腹胀明显,影响到呼吸和循环,则此时需行胃肠减压,即经鼻插入十二指肠管,并给予连续抽吸减压,并维持到肛门能自动排气,肠蠕动音正常为止。至腹胀消退时,还可自导管注入30ml蓖麻油至肠腔中,若能引起强烈的肠蠕动,肛门有大便自动排气,则表示肠麻痹已经解除,胃肠减压导管即可拔除。
3、脊髓麻醉或腰交感神经阻滞的应用
肠麻痹若经胃肠减压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试用腰椎麻醉阻滞法,通过抑制内脏交感神经而治疗麻痹性肠梗阻,大多可取得一定疗效,但这种内脏神经的抑制是暂时性的,无持久的疗效。还有人用两侧的腰部交感神经阻滞来处理非机械性肠梗阻的肠麻痹,而且还可借此鉴别是机械性肠梗阻还是肠麻痹,认为凡腰交感神经阻滞后梗阻现象仍然存在者,则可能为机械性肠梗阻。用法0、25%普鲁止因60~100ml,分别注射于两侧肾周围脂肪囊内,30~60min即可见效。
4、其他可刺激肠蠕动的方法
10%高渗盐水溶液75~100ml静脉滴注,或10%的高渗盐水300ml保留灌肠,均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口服热水对刺激肠蠕动有一定的作用。相反,腹壁的冷敷也能引起较强烈的肠蠕动。
结语: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原因是很多的,因此不同的病因使用的治疗方法可能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患者想要尽快治愈麻痹性肠梗阻,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查明原因之后再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这样才能尽快的恢复健康。